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陸. 談談我的志業 --- 音樂教育

 

{{ 陸. 談談我的志業 --- 音樂教育 }}_03
每一屆北藝大 IMPACT 學程修課的同學,在第一學期的『製作概論』課程結束時,我都會要求他們書寫、繳交一篇每一個人各自的學習心得,讓我知道他們所花下去的時間,究竟學到了什麼、完成了什麼,遇到什麼樣的障礙,又或者是對於課程安排的建議與要求。現在,我的電腦裡已經有前、後三屆的同學、將近一百份的學習心得,這裡面佔了絕大比例所描述的最大學習困難,就是『與組員的溝通』這一項命題。
由於我深信『流行音樂製作是一種團隊合作的模式』,沒有人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精通並擅於表現這其中所需包羅萬象的各種專業,因此從課堂一開始,我就是用『分組合作』的概念,讓同學們必須學會瞭解自己的合作夥伴們,以及學會如何在既定的時間內,整合組內所有成員各自的強項,來完成我所交付的音樂作業;而在第一堂課,我就預告同學們:『與你的組員們溝通,將會是你們最大的工作挑戰,以及困難之所在』。
每一屆,每一位同學,幾乎毫無例外地,都在學期結束時印證了這個預告。
『音樂製作與【人性】能有什麼相互的關聯性?』,我在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所提問、留給同學們用一個學期時間去體驗的課題,經過我在三個學年的觀察後,大概可以簡單歸結為:『人性,在意自己者多,關心他人者寡』。
每一位進入這個學程的參與者,大概都有著自己想要追求與完成的音樂企圖,如果先不要用非常嚴苛的評定標準,我認為這些同學都會有著『創作者巨大的熱情』;但這些熱情,往往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世界對於『音樂需求』的客觀現實,以致於在建構音樂符號之初,很少人會『自覺』地去設想『別人會是什麼狀態』來接受這些音樂資訊 --- 又或者說,同學們會簡化、忽略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所具備的自我意識,以相當『自我中心的本位主義』,來『定義』別人應該會如何如何。
當一整組的同學每一位都是這樣的出發點時,你可以想見一整組各自都非常有創意的人勢必會發生什麼樣的慘劇。在我看來,如果讓這些年輕的創作新血用一學期的混亂來開始理解『若想要共同完成音樂,可能得先聽聽別人在想什麼』,就他們的音樂人生來說,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投資。
也因為這樣的一個教育中心理念,我們在每個學期,都輔助性地開設了『樂團合奏』這個更具實務操作性質的課堂。
[一、北藝大課堂即景]_03
相較於在製作課程中,同學們可以用口語、文字,或任何的參考資料,來幫助自己與他人的溝通,在『樂團合奏』課程中,同學們唯一的溝通工具,幾乎只能用手上的樂器來傳遞所有的意念;而當整個樂團要共同完成一首音樂作品的呈現,『聽到別人在做什麼』,就會是一個必須要鍛鍊起來的直覺反應 --- 你可以想像:如果其中一位樂手始終都不聽別人所建構的音樂空間,而只是自顧自地彈奏自己所負責的部份,那樣的音樂,不論他具備了再好的演奏技巧,恐怕在聽眾的整體聆聽上,都無從領略音樂『合奏』的美好的。
我所負責的『樂團合奏』,希望傳遞給同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自己是在什麼樣的空間環境裡彈奏,因此我必須知道我要用多大的音量,才能聽得到【別人】彈奏的內容;同時也要考慮這整個【合奏音量】,對於這個空間是否得宜』。
其實那個邏輯是:我站在我的彈奏位置,心裡想的是別人在這個空間裡聽到的整體音量;我彈奏著我的部份,耳朵所注意的是其他夥伴彈奏的把位、聲部、頻率與表情。
『我與我的夥伴,和觀眾同在一個空間』。
我當然要顧好我的部份,無論是跟隨 click 的精準度,或是和絃的正確性、音色的好壞,彈奏的音樂表情 --- 但那都是我走進這個合奏教室之前的事;我走進了教室,與夥伴們一起拿出了樂器之後,那就是『大夥兒』的事了!我所想、所關注的,就不再能只是我自己了;我如果有任何不確定的狀況,我就得與大夥兒相互交換眼神、用身體的律動去協調所有夥伴的呼吸,用臉上的表情去溝通那些沒辦法用言語交換的訊息,我所關注的只能是一件事:『我們有沒有在一起』。
整個樂團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要如此。
幾乎所有同學在合奏課程的第一提問,都是:『如何才能增進 Groove 的感覺』。
你覺得呢?
我覺得那不會單純只是你個人的拍子、力度輕重的問題,而是你這一整組人,『心思』有沒有在一起。
而為什麼要在意 Groove 好或不好呢?你意識到你其實在意的是『別人會不會覺得好聽』的這件事了嗎?
你的聽眾對你非常重要!所以你要學習把自己的主觀收斂一些,學會如何與音樂夥伴一起協調出一致的呼吸,來呈現出你們共同的音樂。
『樂團合奏』的核心,就是如此;而流行音樂的創作、製作,又何嘗不是如此?
幾乎所有的創作者、音樂工作者都希望寫出厲害的文字、音符,編出、製作出讓人覺得雋永感動的作品,但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能找到那一副解答的鑰匙 ……
你覺得呢?



{{ 陸. 談談我的志業 --- 音樂教育 }}_04
我一直認為:要在臺灣的環境裡學習音樂製作相關的技能,『師徒制』是唯一具體可行的方式 --- 你必須跟在一位有經驗的製作人身邊,看著這位老師如何去處理發生在製作案裡、案外的一切事務細節,如何去統整所有參與人員的工作期程,並且在有限的時間、預算條件限制下,突破所有人的主觀意識,完成一個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音樂製作成品,並且觀察這樣的『妥協』結果,究竟在市場上能得到什麼樣的反應。
你在這樣的過程下才能真正理解,『溝通』這件事情對於完成音樂製作案有多麼重要:溝通出資方的公司產品預期、溝通詞曲作者『藝術家』的堅持、溝通音樂家與樂手的專業意見、溝通歌手各種心理與生理的障礙、溝通各階段錄音與混音乃至於後製的所有聲音呈現,以及~最重要的:與市場反應的溝通對話。
而這一切,都得先『與自己溝通清楚』,才有將製作案按部就班逐步完成的可能。
但,隨著市場機制的改變,『製作人制度』相較於市場全盛時期而漸漸顯得沒落,因此,『師徒制』在近年的音樂製作環境也越來越無法理出脈絡,建制起有效的實務經驗傳承。當北藝大 IMPACT 學程於三年前交付給我『製作概論/實務』的這門必修學分課程時,我的第一直覺只能覺得『要讓一班三十位學、經歷各異的流行音樂學習者,在一個學年的時間裡修習到音樂製作的種種技能,恐怕是登陸月球級的難度挑戰』!
『終究,沒有人可以做為你的老師 --- 除了你自己』,我所深信的教條,引導我將全班同學分為五個桌別,讓每組同學都必須扮演著不同的工作角色,讓所有同學都能在不同角色的『切換』過程中,自我教育出一種因應新型態市場運作而必須擅長的工作技能。
[一、北藝大課堂即景]_04
每一學期的『製作概論』,我都會用相當長的時間去說明過去的經驗法則中,『製作人』最重要的職能,以及一個必須建立起來的價值觀 (我想~所有參與過這一門課程的同學應該都不陌生)。接下來的『製作實務』課程中,我讓五桌的同學們在一個學期的時間裡,必須以『製作方』的角色,完成三首的原創曲目、包含了完整 A&R 規劃的製作;同一時間,也必須以『公司方』的角色,去完成對於另外一桌組的產品監督 --- 也就是任何一個桌組的製作案,都必須在另外一個相對客觀的監督組同意之下,才能依照『課綱』規劃的作業進度,逐步去完成整個計劃。
用這樣的模式實際操作兩屆之後,我們在實務課程中總共產出了三十首以上水準還算符合市場標準的原創作品;而其中大多數完成度頗高、製作較為成熟的作品s,也都已經順利上架到『音樂霸』(https://www.musicbravo.com.tw/ ) 這個新型態的音樂共創數位平台,去面對包括了臺灣與中國的華人音樂市場;在這之中也已經有不少作品得到了國內廠商所主辦的音樂競賽佳績、獎金,以及來自上架音樂平台所結算給付的原創音樂版權收益。
由於在這一個學年,北藝大加開了許多有趣的新課目,而將原本分配在製作課程的學分數做了階段式的調整,因此,到了今年第三屆的班級,我將實務課程的操作方式再細分為『原創/製作方』、『音樂編曲受委託方』與『公司/發行方』三種不同階段的功能角色。在第一學期『製作概論』結束後的寒假,各桌組必須在為期不長的假期中繼續合作與討論,產出三首的原創作品;在開學的第一堂課,第一桌的『原創/製作方』必須上台對第二桌的『音樂編曲受委託方』與第三桌的『公司/發行方』提報這三首原創的創作意圖與預想的市場可能性,而第三桌的『公司/發行方』必須仔細分析這些來自創作者的資訊,以自己對於『自己所理解的市場』做出判斷,從中選出一首最有市場可能性 (這是一個非常沒有標準答案的預設) 的作品,並對於第一桌、第二桌做出決策的說明解釋。第二桌的『音樂編曲受委託方』必須清楚理解原創者的創作意圖以及公司方的市場判斷,開始去建構針對公司方所選出的曲目,所應該呈現的、符合兩方預期的音樂表現方式的想像。
為了提升公司方在整個判斷決策上的責任,我要求公司方於第一堂課程結束後的三天內,必須對第一、第二桌組提出最為符合公司方意圖的音樂 Ref 參考資料 --- 雖然在實際的製作環境,通常提出 Ref 資料的應該是製作人這一邊,而公司方面只是做粗略的審核與意見交換;但為了讓學習過程中,公司方的確理解『自己所說、所做的決策是否有市場依據可以論證』,我將這個環節轉交給公司方執行,並在第二堂課由第三桌組上台向第一、第二桌組說明所提出的 Ref 資料,究竟有什麼市場上的考量,以及音樂面向上的意圖;另外,也必須針對所挑選出來的原創作品,因為上述的考量,而對第一桌提出在詞、曲方面的修改建議。
這樣的設計,就某個程度來說,可以抑制『原創/製作方』在創作上很容易呈現的『自我陷溺』這種缺點,而創作者必須學會理解在『相對的客觀』上,別人是用什麼角度在看待自己的原創意圖。而『音樂編曲受委託方』也相對受到一些音樂發展的限制、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相當明確的音樂製作呈現方向,他們也必須學習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要如何有創意地去呈現音樂上的想法。
而這三種『角色扮演』是滾動式的,也就是第一個組合的討論、攻防結束後,第二桌會改為扮演『原創/製作方』,第三桌轉為『音樂編曲受委託方』,而第四桌將成為新的『公司/發行方』,依此類推下去。如此一來,每一個桌組在每一次課堂的上台報告,都會是不同的工作角色 --- 例如到了第三堂課,我就會要求各桌組是以『受委託方』的角色,向製作方、公司方提報在這兩方的預期與要求之下,所完成的音樂編曲樣貌。
為什麼要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呢?因為在真實的世界裡,本來就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所設想』去做的那種美好幻境。編曲者從來就是要接受來自製作人的『條件限制』式的工作委託,而這些條件限制,往往是發行公司在過往市場操作過程中所得出的經驗法則。而真正的關鍵是:來選修北藝大 IMPACT 學程的學子們,每個人希望在音樂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我們必須設計出一種方式,讓所有學子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實際演練過自己預期的角色,的同時,也能學會理解其他角色的思考邏輯,的同時,還能共同完成一個實際的作品。
隨著課堂的進展,三種角色的每一個功能都會有逐漸吃重或完成階段性任務的時候,也因為這樣『滾動式』的角色扮演,其實,在每一堂課中,學子們都會承受等同的課業壓力。而我的角色,就是在每一個桌組上台報告的同時,針對報告內容,誘導整個組合去注意所有事務應該被關注的重點,或是提供自身的工作經驗,來刺激學子們對於『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所以,在每一次的課堂中,我們都可以觀測到什麼樣的論述會顯得過於一廂情願,又或者怎麼樣的想法的確是別出心裁。其中我們所共同追求與鍛鍊的,是『口條』的清晰與便給,而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是 … 我極度要求準時上課,但~完全無法對下課的時間做出保證 ……
就如同『樂團合奏』課程中,我期待同學們學習『聆聽』與『溝通』的重要;我希望任何一位從我的『製作概論/實務』課程走出去的同學,都能真正領會到『換位思考』的意涵與技巧。
因為,那會是在音樂產業這種需要高度團隊合作的模式下,所一定要有的修養與能力。
那是一種藝術。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24

在一個週間處理了四個案子所涵蓋的五、六種不同的錄音內容,從最單純的單一人聲、單一吉他,到三組不同樂團、職業樂手的組合,以及古典四人編制的絃樂。這樣的過程,密集地與性格、專長全然不同的音樂家們互動各種音樂內容,從製作人的角度來說,我需要尋找到最值得信賴的『錄音師』,來讓我在工作過程中完全不需要擔心任何錄音技術層面的問題,而能專心於與音樂家們進行從最基本的音樂情緒解讀、到天馬行空胡亂嘗試的音樂冒險的所有溝通,來尋找到我們彼此之間最好的意見交集點。
所謂『值得信賴的錄音師』,不單是指在器樂、人聲的麥克風收音具有獨到的美學見解,能夠『盡力還原』音訊來源的音色、情感呈現,有時候因為製作人非常『跳 Tone』的想法,還能設計與處理不同的收音方式;我認為的『值得信賴』,還必須包括:這位錄音師除了自己的本職之外,在錄音過程中,他甚至能『換位思考』,以『製作人』的思路,來預測製作人下一個最可能的音樂判斷,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做出最適宜的工作反應 --- 有時候,製作人甚至還沒有開口,錄音師已經把『有問題』的地方做到非常音樂性的必要修正。
在這個『數位錄音』的世代,用來觀測錄音師工作反應的『作業內容』,大概就是『音訊剪輯』這個動作了!用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來解釋:譬如我們錄了一首很酷的搖滾曲目,但其中的樂手們對於節拍器的掌握度還不夠,以致於所有人的『呼吸』、『速度感』無法一致,所以,雖然個別的『音樂情緒』都很不錯,但『放在一起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凌亂』的疑慮。這個時候,如果你有值得信賴的錄音師,他就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所有錄到的器樂音訊,以『一刀一刀』剪輯的方式,把所有剪開來的『音樂零件』,以非常有音樂性的方式進行『拼圖』,讓大家『列隊排好』,而使得音樂在播放出來時,呈現出非常好的、非常齊整連貫的音樂感受。
我說的不是以電腦提供的『自動化運算』所做出來的機械式『拍分匡正』(Quantize 量化),而是指真正的手工藝,一點一點地、以非常人性聽覺地、不是看著電腦螢幕視覺化地,把音樂內容修正到最好的拍分位置。
更進一步,如果歌手在演唱過程中,因為顧及了情緒、口氣而影響了音準,錄音師能夠因為前、後的旋律線條,而對於『有疑慮』的音準,做出非常自然、適宜的必要調整,來讓日後的消費者在聆聽音樂時,可以有最好的聽覺感受。
如果你可以尋求到這樣的錄音師來協助音樂的製作,我覺得,還做不出水準以上的音樂製作物,那 … 一。定。是。製。作。人。的。問。題!
我很幸運、也很榮幸,能在製作過程中,的確得到了值得信賴的錄音師們的專業協助;對製作人來說,那真是一種天堂級的待遇,超級幸福!
我是說:『對製作人來說』。因為那真的可以簡省掉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而且還是可以得到『足以亂真』的音樂成果。
但對於樂手養成來說 …… 我一點兒也不覺得這是個好事。

談談電吉他相關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1

開設這個專頁、寫完第一個主題 [一. 木吉他伴奏應該要練起來的曲目] 之後,就一直想要找機會開始寫一些關於電吉他的項目,不論是我個人在器材使用的心得,或是在實務面向上實際操作的經驗。但相較於『練習木吉他彈奏』或是我的編曲經驗分享,我覺得『電吉他』所涵蓋的議題範圍更廣,卻同時反而是更『個人化』的取向 ---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想去追求的『Tone』,但『Tone』在各類型不同的音樂形態中,藉由不同器材的選擇搭配下,而最重要的『不同的彈奏手感』詮釋之後,其實,幾乎沒有方式去重現或定義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好 Tone』;也許你會非常認真去研究你所鍾愛的吉他英雄,他 (她) 所使用的所有器材搭配與彈奏手法 --- 譬如我就很努力去研究了 Nuno Bettencour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uno_Bettencourt ) 的所有細節,甚至想盡辦法去搜購了他早期所使用的相關器材,結果 … 我一點兒也彈不出他那種兇狠又放蕩不羈的音色,反而在後來很多 Youtube 頻道上,看到其他的同好者們用了根本不相干的器材,在音色上卻更為神似 …… 我的結論是:謝謝我們各自的英雄為我們打開了音色探索道路的大門,但最終,我們自己的耳朵會定義出我們自己的音色 --- 而且你不論用什麼器材,你還是會調整、彈出你自己喜歡的音色。
但因為近期所投入的『第二代樂手培訓』的製作過程中,剛好有一些實屬難得的錄音機會,因此,還是想藉由這個契機,聊一些在實務經驗上可以一起討論的議題:
[一. 電吉他相關器材實務]_電吉他收音實例_01
且讓我們先跳過『究竟是傳統麥克風收音好、還是數位模擬器材的便利性好』這個看起來不像是爭議的爭議 --- 因為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單一命題、而是複合式的問題;我們先就這一週實際在強力錄音室『羽』房用麥克風收音的過程,做一些簡單的描述。
我們來想一下:如果我們所使用的一切電吉他收音相關『硬體器材』變因都不改變 --- 我是說從演奏者本身、那把電吉他、電吉他連接的以及其後功能相近的線材、線材連接到的可有可無的效果器盤、到音箱頭、到音箱箱體、到麥克風、到麥克風放大線路以及相關的動態調整 (Compressor & EQ) 、到數位音訊介面、到電腦 DAW 的錄音軟體版本 … 種種,一切的硬體變因都控制不變之下,我們要單錄一個樂句或是 Pattern,你覺得我們還可以再怎麼樣,才能讓那個樂句或 Pattern 聽起來『更好聽』?
『音量』!巨大無比的音量!
就以木吉他的麥克風收音來說,如果你希望得到非常有『存在感』的指彈音色,在一切外在因素都不改變的前提之下,你會需要加強你在右手彈奏的『Punch』--- 我常常對年輕的錄音樂手解釋:『那不是單純加重彈奏的力道,而是觸弦瞬間的勁道』;但木吉他因為本身結構的物理條件,你能『增益』的『勁道』,其實還是會有一個很快就突破不了的極限。同樣的道理在電吉他麥克風收音下,只要你願意增加音箱箱體的數量以及推動箱體的後級 (Power Amp) 總瓦數,『音量』這件事兒幾乎是可以無限擴大的 --- 看看八〇、九〇年代吉他英雄們在演唱會上所擺設的『音箱牆』,你大概就可以理解是為什麼了。
在電吉他的發聲系統中,真正主宰音量的關鍵因素,其一是後級,另一個是音箱箱體內的『喇叭單體』(Speaker);最理想的條件是:單體承受的功率、比後級的最大輸出大上一點點,這樣,你可以將後級的功率全部輸出,來讓單體的『紙盆』、『磁鐵』、『線圈』做出最好的動作反應。不過,我們之所以想要讓後級『功率全部輸出』,其實,那來自於『真空管』後級的特性。
就後級的主要分類,其實也就是起初的『真空管後級』與後來改進了真空管缺陷、卻也失去真空管迷人之處的『晶體後級』兩大類。真空管後級在功率全部工作時所產生的自然失真與泛音,一直是數位模擬器材無法突破與仿效的結界 --- 以近年來數位模擬器材突飛猛進的進程,我們將其視之為吉他器材界的 AI 人工智慧現狀也不為過;只是,AI 在今時今日不論已經誇張到什麼地步,目前『它』還未能有『靈魂』狀態的存在 --- 而真空管的自然失真與泛音,恰恰就是電吉他音色所呈現的『靈魂』。換句話說,我們真正在意數位模擬與真實電吉他音箱組最大的差距,其實就來在於真空管後級的無可取代性。
而電吉他真空管後級的瓦數,從早年常見的 100瓦,到近年隨著宅錄發展而越做瓦數越小的趨勢,因此有 50、30、20、5 乃至於 1瓦的各類型產品,這其中如果將各種瓦數的功率全開,你會很意外地發現,在『音量』的差距上,並不會呈現出如同標定數字的倍數差距;然而,在相距不是太大的音量比較之下,你會發現大瓦數所呈現的『量感』,是遠遠比小瓦數後級要來得扎實與飽和的。因此,我們現在所說的『巨大音量』,是以大瓦數的真空管後級做全輸出來定義的。
在這一週的錄音進度中,有兩首曲子的兩個樂段,會需要電吉他有比較『Heavy』的音樂性表現,因此,我們選用了 Mesa Boogie Rectifier Recording Preamp/Rectifier Stereo 2:100 Power Amp 組,與 Rock Mod III Preamp/VHT 2:50 Power Amp 組的四個機櫃式器材來相互搭配,因為樂段的需求而有不同的前級、後級組合。以其中一項 Mesa Boogie 的機櫃組合一起工作時,你可以理解為『同時有兩顆 Rectifier 100瓦音箱頭,一起將後級音量全開,在很烈的前級破音選項下,僅靠它們的 Preamp 輸出來控制總音量的大小』。
那是有多大聲呢?
差不多就是把一臺 F1 賽車開進強力錄音室『羽』房,油門踩到底的引擎怒吼聲。
可能還不是很傳神!大概很像一列火車直接碾壓過羽房的那種畫面。
這樣的音壓會讓收音的麥克風有一種自然的『壓縮』感、呈現出一種緊實、飽滿的質地;而我們用了三隻不同頻率特性的麥克風,以調整相互的收音比例來呈現音色的樣貌,同時,在相距兩公尺以外,另外架了兩隻配對的麥克風,來收進整個 Studio 的空氣震動聲響。換句話說,我們的每一道電吉他軌道,都用了五隻的麥克風音源來組合成一個音色的呈現。
如果你曾經真的實際聽過這麼大聲的真空管後級表現,說真的,要讓你再回去使用數位模擬器材 … 應該是有點難了。但~請一定要記得一件事:『空間最貴』!如果不是在類似『強力』的這種正規聲學、隔音工程的房間,要能體會過這種『音浪』的衝擊,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什麼這樣的錄音機會是『實屬難得』呢?因為,我們架完器材、調整完整體音色,真的可以開始錄音,那已經是三、四個小時之後了!而錄音室依然是逐小時計費的。在這種市場前景之下,還有多少製作人會用這種方式來執行錄音的工作 … 我還真數不出幾個啊~
所以,我們很幸運也很開心,錄到了非常讓人滿意的聲音,這讓人覺得,做音樂這件事,是可以這麼去講究其中的一切細節;我們也期待著這樣的製作,可以讓音樂有著更好的聲音質感。
雖然,最後到了你手上的音樂成品,你很可能也只是用 i Phone 手機所配備的耳機就這麼聽過去了。
下一次,我們再來聊電吉他收音的最理想模式 --- 訊號乾溼分離。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2
前一回我們提到用『巨大音量』所收錄的電吉他,不論用幾隻麥克風來收音,我們在實際用途上,是將這些麥克風『們』合成為『一個 Mono (單聲道)』的吉他音色 (我們先忽略兩隻 Room Mic 所應該呈現的『立體聲畫面』),而這樣的音色,我們通常在執行錄音的時候,不論是 Clean Tone 或是 Drive Tone,都是不把『時間系』、『空間系』的效果器收錄進去的,也就是我們習慣說的『乾』的訊號 (Dry Signal)。
如果你想要用這種 Mono『乾』的訊號做出『立體聲 (Stereo)』的聽覺畫面,你可以有兩種處理選擇:其一,把這個 Mono Dry Signal 的內容,一模一樣地再彈、再錄一次,然後分別擺放在耳朵聽覺的左邊、右邊 --- 由於人所彈奏的音樂內容是不可能百分之百一模一樣的,而那些微小的誤差,譬如細如一隻螞蟻腿的時間差,或是兩次按弦力度不同所造成的音準差距,反而會讓我們的大腦因為感覺到『兩個些微差別』的內容,而產生了聽覺畫面的立體感。另外一種方式,則是將這個 Mono Dry Signal 經過一個有立體聲效果的時間系 (Delay)、空間系 (Reverb) 效果器,來讓你的『乾』訊號渲染成『溼』的立體聲訊號,這種處理方式,就非常趨近於這一週想要討論的『訊號乾、溼分離』的基礎模型。
但這第二種方式會有一個細節需要進一步討論:你送進效果器處理過的『溼訊號』,其實裡面會有『乾訊號』的存在,也就是說,你的乾訊號在這個處理過程中,音量會被『加總』放大;如果你希望原始的乾訊號音量不要被改變,那麼,你的效果器調整參數中,一定要有一個『Mix』選項,而且這個選項開到 100% 時,你應該只聽得到純的、溼的效果訊號 (也就是 Kill Dry Signal 的感覺),那麼,你的訊號線路應該會是:乾訊號一路、溼訊號視你所選擇的 Mono 或 Stereo 效果,而有另外的一路或二路來做各別的輸出,這時候,才是真正的『訊號乾、溼分離』。
什麼時候你會希望用到這樣的訊號乾、溼分離的處理手法呢?其實,就認真的音樂製作來說,你應該每一次都要用這種觀念來處理你的樂器、人聲訊號,來得到比較細緻的混音調校結果 --- 相對於這種分離的觀念,另外一種手法就是將這些時間系、空間系的效果直接收錄在你所彈奏的訊號軌道,但一旦之後你希望去調整各個不同的樂器『定位深度』時,你會發現你幾乎沒辦法去做更精確的調整;而如果多項樂器或多把吉他都已經錄成了『溼』的訊號,整個音樂呈現的畫面感,非常容易給人一種『糊掉』的感覺,而且在頻率的修整上也會困難許多。
[一. 電吉他相關器材實務]_電吉他收音實例_02
早在八〇年代的吉他搖滾英雄們就發現,他們希望自己的音色要兼具『堅實的核心』與『華麗的效果』,所以不論在錄音製作過程或現場演出,他們應該都至少有兩顆以上的音箱頭與音箱箱體組合 --- 一組用來做主要核心音色,一組 (或一組以上) 用來處理效果的音色。這裡有幾個說明連結,可以讓你更具體地理解整個工作邏輯:
特別在 03 的眾多圖例中,你可以很快地看出線路的連接方式。而這整個的線路連接中,你最需要注意的是用來做出『訊號分流』的 『ABY Box』(譬如這裡列舉說明的:https://reverb.com/.../5-awesome-abys-for-your-routing... ),因為這個小小的週邊設備,才能讓你堆疊出後面華麗的效果畫面。
這次我們在錄音室所採用的基本組合,是用 Bogner Shiva 212 音箱做為核心音色平台,吉他手的吉他連接到他效果器盤上『動態系』(Compressor, EQ, Filter 類型的效果器)、『破音系』之後,進到 Bogner Shiva,然後由 Shiva 的前級端 Send 在此之前的訊號到 ABY Box --- 我們用了很簡單的 Zoom MS-70CDR (https://www.zoom-na.com/.../zoom-ms-70cdr-multistomp... ) 但 By Pass 它所有的效果。因為它的 Stereo Output 可以讓我從一個輸出就直接接回 Shiva 的後級輸入 (Return)、另一個輸出可以接到吉他手效果器盤的 Delay、Reverb 效果器,做 Stereo 的輸出,進入到另外一組的 Stereo Power Amp (Mesa Boogie 20/20),然後連接到一個可以切換成 Stereo Input 的 412 箱體,來做出一個很完整的乾、溼訊號分離的錄音設置。
看起來似乎很複雜的接線,但只要你理解基本的『音箱頭 Send/Return』工作順序,其實就很容易理解這種後續推衍出來的線路邏輯。這樣的好處是:如果我現在想要做出一個很迷幻、很虛無的音色,我可以單純只收錄完全沒有『乾訊號』的『濕效果音牆』;反過來說,我可以在非常迷幻的效果色彩中,仍然讓我的主體『核心音色』維持著非常清楚的顆粒感 --- 不論它是 Clean Tone 或 Drive Tone。
如果你真的實地試著連接這些器材,你很可能也要去注意一下各個器材之間的訊號阻抗是否配對正確;同時,你會很意外的發現,用做『溼訊號』的後級放大,其實音量根本不必開得很大,效果就非常清楚了。在接連錄了幾天之後,我也很意外地注意到,如果你希望『溼訊號』可以更『乾淨華麗』,其實,用『晶體後級』可能比用『真空管後級』還更能達成需求。
再一次,請不要問我這樣去收錄電吉他的音色,有沒有實際的意義;我覺得它真的有『超過心理層面』的意義,雖然消費者不見得覺得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如果你聽過這些器材真實發出的音色,至少你在音色的審美觀上會有一種基準的養成;即便日後你可能不見得都能用最理想的方式來錄音,你在調整你手邊現有的數位模擬器材時,也會有比較明確的調整方向。
因為,你知道什麼是什麼了。
在之後的相關討論,我們就要『重回人間』,看看我們在自己的家裡或工作室,究竟有哪些『應變策略』,來讓夜深人靜卻又很想練琴的慾望可以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有效地達成;或是~讓我們沒什麼預算的音樂製作,可以有機會再美好一些!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3
對於音樂製作過程中的電吉他收音方式,如果你可以有足夠的經費來租用一間隔音設備非常完善的錄音室,而你剛好也有很令人垂涎的真空管音箱組合,再加上技術優秀的錄音師搭配多元的麥克風、麥克風前級,以及 --- 你超凡的彈奏能力,我想,這應該就是天堂級的製作模型了!
但 … 真實的人生往往不是如此的。
九〇年代,華語流行音樂全盛時期,當我開始想在錄音室找到自己立足的生存空間時,在電吉他錄音的工作面向上,我直接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如何在顧及製作預算的前提下,錄出有個人特色的音樂性與音色』。所謂『顧及製作預算』,意思就是你沒有那麼多可以嘗試器材組合、尋找音色最佳化的時間 --- 因為,從你踏進錄音室開始組裝自己器材的當下,錄音室的計費就開始一分一秒地往上累加,而製作人當然會希望你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就調整出既符合流行音樂範疇的聽覺慣性、卻又能有一點點『特殊辨識』的聲音,來協助他在音樂製作上所有音樂織地的需求。
在那個年代,錄音室吉他樂手大致分為兩種派別:以江建民老師為代表的『真實音箱系統麥克風收音本格派』,以及以倪方來老師為代表的『數位器材輸出效率派』。我特別要說明的是:倪老師的工作經歷中,當然經歷過用吉他音箱收音的『本格派』方式,但隨著整個製作市場對於倪老師技術需求的無限擴大,倪老師必須尋找出最有效率的錄音工作模式;當『Digitech』這個美國品牌推出『Tube Midi Programmable Studio Preamp』系列(http://www.amptone.com/digitech2120.htm ) 時,這種『既兼具真空管色彩,又能編寫程式化音色設定,還能有足夠效果器群組』的『All in one』器材,完全符合了倪老師的工作需求,因此而讓倪老師選擇來做為在錄音室的主力器材。(只是 … 我記不得倪老師使用的是 2120 還是 2112~總之,是比較高級的那個型號)
而小江老師的本格派,其實是更趨近國外吉他英雄的『冰櫃式 (Rack)』器材組:分離的全真空管前、後級,加上獨立功能、錄音室等級的調變系機櫃效果器,以及直接選用與 Steve Vai 同款的時間、空間系器材,搭配特別定製的兩個 1x 12 的箱體,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小江老師幾乎定義了『臺灣製作』的電吉他音色 --- 華麗而又扎實的顆粒感、空間寬闊卻又定位清楚的存在意義。
做為一個要在這兩大門派間想辦法夾縫中求生存的小人物如我者,要建構起自己的作業系統 … 其實~還真是難如登天啊。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1
我所能思考的方式,只能用『消去法』來切入:我一定不可能選擇小江老師的系統,因為我沒有那樣的財力去從零開始購買那些夢幻機材,並且,我可能也沒辦法讓製作人等我把那些複雜的系統都接起來、架好麥克風來仔細調整音色,我所有的錄音時間應該都要盡量用在音樂彈奏的嘗試、而不是追求某一個音色的華麗感。但我似乎也不能直接買一台倪老師選用的器材就開工:且不說因為同款器材的主要音色會非常類近,單說倪老師對該項器材的瞭解,他所能調整出來的音色,絕對是完勝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傢伙 --- 更不用說到倪老師的彈奏能力與經驗對我而言是如何無法企及的。
但倪老師的器材給了我一個『疑問的啓發』:為什麼倪老師可以不必用到音箱來收音呢?
我注意到倪老師的系統只需要開機後接上兩條訊號線到錄音控台 (Console) ,然後~就有類似電吉他音箱收音的音色了!也許對於『音色魔人』來說,這可能缺乏了真空管後級的泛音色彩,但經過了製作後期的混音,在整體音樂的均衡呈現上,似乎也還能『在音樂中站得住腳』---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機制呢?
時間拉回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時今日,我們都已經理解那就是一種『音箱模擬』的技術 --- 透過非常類似『頻率等化 (EQ)』的頻率區段強化,來模擬音箱收音的頻率響應;但在九〇年代的臺灣製作環境,那還是一個不太被樂手理解與應用的機制。但其實可能再早十年前,『ADA』這一家超級強大的電吉他器材製造品牌,在八〇年代推出橫掃市場的『MP-1 Tube Midi Programmable Preamp』(http://gufastro.free.fr/ADA%20MP1.htm... ) 時,就已經同時推出機櫃式的音箱模擬機材『MicroCab』(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0etPQclms ),來讓吉他英雄們、製作人可以得到不同於麥克風收音的聲響效果與作業模式 --- 你可以在上面的 Youtube 連結,看到從硬體方式所模擬各種款式音箱箱體的音色可能性。
所以,在當時需要找到自己音色器材組合的我,主要研究的器材面向,就集中在『需要具備音箱模擬功能』的機種。非常幸運的,在當時其實還是『器材荒漠』的臺灣樂器市場,居然引進了『Marshall JMP-1 Preamp』(http://www.waxer.nl/ind.../2015/12/marshall-jmp-1-preamp/... )!除了『Marshall』這個迷人的品牌名字之外,這台同樣是以真空管為音色基底的前級,在訊號輸出端,也配備了『Speaker Emulated Output』,這對於我而言,真是一個天大的福音:因為我可以因此而應用到倪老師派別的便利性,但在『音性』上,又可以與倪老師有明確的區隔 --- 畢竟來自英國血統的『Marshall』與美國出品的『Digitech』是截然不同的音色取向。但為了還是能夠『融入』商業市場的聽覺慣性,我在 Marshall JMP-1 Preamp 後端所連接的效果器機材,還是選擇了倪老師採用的系列產品 --- 但因為我只需要使用到效果器群組,因此我選購的是該系列中最低階的『2101』(https://picclick.com/Digitech-GSP-2101-Guitar-Studio-Tube... )。
這樣的器材組合究竟可以是什麼樣的聲音呢?多年來承蒙一些愛樂者會提起的張雨生先生的傑作『河』,在尾奏兩把電吉他對話的那一段,雨生是用 Gibson Les Paul 電吉他、Marshall 音箱收音的方式來彈奏非常有七〇年代搖滾英雄色彩的吉他語彙;我則是用 Charvel Model 6 (https://www.guitar-list.com/.../electric.../charvel-model-6 ) 搭配上述的機材,來完成比較偏向九〇年代的吉他語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rOYkqZaq8
時至今日,也許~我會是那個適合來分析這兩種音色差異的『評論者』:麥克風收音的吉他絕對有『拳拳到肉』的力度以及顆粒感,那是使用音箱模擬技術所很難達成的;但音箱模擬所提供的『黏性』,似乎也不是音箱收音所容易呈現的。二十年前,我們在沒有什麼前提預設的狀況下,意外地因為各自所擅用的器材而留下了辨識度很高的音色分野,想來,也是一種『命定的巧合』吧?
從那個時候往後算來的這二十年,電吉他器材的發展已經完全是另外一種宇宙觀了;這一週的文章只是對於新科技起源的一個細說從頭,接下來,我們會再針對現代的技術主流產品做一些我所瞭解的想法分享。但我還是想回頭強調:這一切『工具』的選擇,最終,都只是用來服務那些只有我們自己才觸摸得到的音樂想法、然後落實到讓聽眾聽得見的音樂聲響、能量呈現;至於何者為『體』、何者為『用』,做為樂思發動者的我們,也許要執著追求的,應該不會是『工具』本身吧?
以上一點主觀的想法。
(刊頭器材照片取自網路資訊)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4
兩週前聊到了我在早期錄音室工作時,刻意選用了具備『箱體模擬技術 ( Cabinet Simulation )』的器材,其中提到的『ADA MicroCab』這個早在八〇年代就存在的硬體產品;如果仔細思考一下,在那個年代,每個吉他英雄都是野得要命的長髮飄逸、音箱音量都大得爆炸的畫面之下,為什麼還要搞出這種完全與『音量』反其道而行的器材呢?反正所有的聲音都在那些傳奇的錄音室裡、用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的傳奇麥克風來收音,不是最理想嗎?
那是因為所有的吉他英雄都在那些傳奇錄音室、用傳奇麥克風收那些對現在來說都是傳奇逸品的傳奇音箱所發出的傳奇音色,然後 … 在同一個時代裡,這些結果就沒那麼傳奇了。
為什麼所有的吉他手,不分年代、不分國籍,永遠都覺得自己少了一種破音 (也許是效果器,也許是音箱或音箱頭組合) ?然後我們就一直不斷地在尋找那個只有在幻想中纔會存在的完美音色,的同時!不斷燒錢在添購器材 ……
因為,『音色』--- 或者說『聲音』這件事,對於我們這些非線性、非理性的耳朵聽覺來說,很容易因為長期聆聽而失去了『刺激感』,因而產生了『不滿足』的幻覺。因此,即便有著那些傳奇器材的音樂工作者,還是會想在那些我們聽起來已經夠厲害的音色上『加一點什麼』,而那個『加一點什麼』,就會帶有非常強烈的實驗精神,通常體現出來的效應是:只問結果、不論過程。
以木吉他的收音為例:如果你有一把很好的木吉他,在一個很棒的錄音室,請到了一位技術卓越的錄音師,用了超夢幻的麥克風來完成錄音,應該是最理想的了?但如果同一個條件,讓你錄了兩百首以上不同的曲子,你是不是還會覺得那樣收音的木吉他音色『夠好』呢?你會不會想試試看『如果我加上一組 Magnetic 式拾音器,來混合現有的麥克風收音』呢?因為你知道,單純只用 Magnetic 拾音器來放大的木吉他音色會有一種『電電的、鐵鐵的』扁平感,但它的觸弦反應非常敏銳,會帶來很不一樣的高頻反應,將它與已有的麥克風收音所能有的豐富泛音結合起來、適當調整相互的比例,絕對會比單純的麥克風收音來得『更具特色』。
許多的木吉他指彈名家就是用這種『混合式』的收音概念與技巧來完成他們各自超凡的音色追求;至少,我從 2003 年起,在開始編製王菲的『旋木』之後,就用這種方式工作了好些年:
回到八〇年代的 ADA MicroCab,它被研發出來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原本的麥克風收音的本質之上『加一點什麼』,來讓本來已經聽得習慣的音色因為混入了不同的頻率特性而增加一點『刺激感』。不過,因為這種箱體模擬的聲響效果確實非常優異,因此,在後來其他機材的發展過程中,間或地被引用到機體本身;甚至因為時空環境的變遷,這種原本是『調色』為主的技術,漸漸地形成了一種『獨立』的主流,時至今日,它甚至已經能與原本的主角 --- 音箱本體,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2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箱體模擬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類比電路進化為數位運算的『取樣』技術。在此,請先閱讀兩篇專業網站『樂手巢』所撰寫的文章:
不接Cab是種時尚—Cab Simulator (1) ~
不接Cab是種時尚—Cab Simulator(2) ~
文章中所介紹到的器材,如果不是類比邏輯設計的,幾乎都應用到近年最熱門的模擬核心技術:『IR (Impulse response) – 脈沖響應』。這個『IR』技術究竟有多麼神奇呢?先來看一下我們應該都看不懂的專業陳述: https://zh.wikipedia.org/.../%E5%86%B2%E6%BF%80%E5%93%8D... ,然後來看兩篇我們比較能理解的白話文:
1. Balanced Audio Lab 平衡音訊實驗室 – 雕塑更真實貼切的空間取樣關鍵:
2. Monk Custom Enterprise Company - IR Impulse Response 與 NUX Solid Studio:
這兩篇文章都對於『IR』技術做出了平易近人的解釋。在第一篇文章中用『照相』的觀念比喻了 IR 用於『捕捉』聲音的樣貌;而第二篇文章中特別說明了如果希望得到『夠好的聲音照片』,在器材的需求上,會更需要高效能的 CPU 來做到複雜的運算;這其實充分解釋了為何這樣的數位技術會在近年以大爆發的態勢,不斷推陳出新地開發出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的工業產品 --- 看看你的智慧型手機現在能同時多工為你完成多少工作上、生活中的大小事務,應該就不難理解,當科技進化的同時,器材的技術革新絕對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在實際應用的認知上,我們只需要先獲得一個概念:拜科技之賜,有越來越多的『載體』可以容許搭載第三方所研製的『IR』檔案,讓我們在硬體的選擇上,可以擺脫傳統音箱箱體的『物理限制』--- 包括笨重的體積與所需要的巨大音量。而且,各類型第三方 IR 檔案,將可以讓你更靠近那些你可能永遠也接觸不到的傳奇實體器材 --- 而你所需要的花費,是如此驚人的低廉。
不過,有兩件事情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
A. 許多篤信類比實體器材才是王道的音箱信徒,會非常鄙視『數位』所『製造』出來的聲音;單以箱體模擬技術來說,不論用了多好的檔案、是用多厲害的 CPU 來計算,他們還是會覺得那樣的聲音『就是少了一點什麼』。
我無意引戰,但我有幾點想提出來一起思考:
1. 類比技術在近三、四十年幾乎已經停滯不前,我們似乎無法預期類比技術在往後的十年可以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反過來說,如果觀察近十年來數位模擬技術的發展曲線,我們其實更難想像什麼會是這種數位技術的極限。
2. 單就 IR 技術來說,如果你理解這個技術的生成方式,你應該就可以理解:這些 IR 檔案是在『模擬麥克風所收到的音箱箱體的頻率反應』。如果真的要判別這些檔案『像不像真的』,你可能必須在取樣的音量下,把『耳朵』放在像是麥克風收音的那種位置去聽到箱體所發出的聲音 --- 以我粗淺的經驗判斷,很少會有人,不管是演奏者或聽眾,會用那種姿勢去聆聽電吉他的聲音吧?
3. 承 2,我也很難斷定,當這個樂器在與其他樂器合奏時,或是在音樂製作過程中經過了仔細的混音之後,會有多少人真的能分辨出這中間的差距。而這些因為實驗性而逐漸成熟的技術,本來就是『只問結果、不論過程』的,如果在最後的成果,它的確提供了音樂中所需要的能量、功能,我應該不會刻意去問:這是類比還是數位的 --- 因為,你所聆聽的音樂,在今時今日,好像全都是數位的?
4. 如果類比硬體製造商,譬如音箱箱體中最重要的喇叭單體公司,自己都在研製 IR 檔案,說實話,我覺得已經沒必要討論『像不像真的』這種觀點了: https://www.celestionplus.com/products/two-notes/
5. 承 1,就某種角度來說,我算是『士郎正宗』這位大師的信徒 (https://zh.wikipedia.org/.../%E5%A3%AB%E9%83%8E%E6%AD%A3... ),他在『攻殼機動隊』(https://zh.wikipedia.org/.../%E6%94%BB%E6%AE%BC%E6%A9%9F... ,當然是元始的漫畫版或後來的動畫版、而不是真人電影版!) 中所提出來的哲學:『當資訊巨大到一定的規模,它將有可能產生自己的意識 --- 靈魂』,如果引用到數位模擬的未來環境,也許,目前『好像還少了些什麼』的音色頻率,會在某一個時間點開始,反而有了『聲音的靈魂』?
B. 雖然我很不願意承認,但我不得不說:近年來,中國在數位模擬技術所投注的研發熱情以及所取得的具體成果,別說臺灣已經完全無力與之競爭,放眼全世界的品牌戰爭中,他們也已經佔有一席之地!曾幾何時,許多具有高度公信力的器材評測 Youtuber 們,在這兩、三年間,也都紛紛開始評測來自中國的各類型機材,而且所給予的評價、或說我們以閱聽人的角度所看到的實際結果,恐怕都是非常發人深省的 ……
在此,我特別想請你關注這些中國品牌:除了前文引用的 NUX (http://www.nuxefx.com/ ),另外還有 Mooer (http://www.mooeraudio.com/ ),以及 Hotone (http://www.hotoneaudio.com/index.html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們在硬體技術上已經無法與他們硬碰硬地競爭,那我們就更得瞭解這些中國品牌的硬體優勢,借用這些優勢來讓我們的軟體實力更有自己的特色!
畢竟,這些技術的開發,還是要回來服務『音樂』的核心啊!
音樂,才是王道。
這一週主要想討論現今主流的技術核心,之後,我們才好依循著這些概念,慢慢分析市場上實際應用這些核心技術的器材,彼此之間的短長、差異,來讓我們在選擇上,能有所依據。